近日,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正式下达了2023年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(后期资助项目)立项名单的通报,我校共有9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,较往年立项数翻了一番。
今年我校共申报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(后期资助项目)19项,立项9项,立项率为47%。本次共有3个教学学院获得项目资助,分别为经济与管理学院4项,师范学院3项和马克思主义学院2项。截止目前,我校人文社科学科共获得省级社科项目共12项,全年总量首度破“10”,创历史新高。
湖北理工学院2023年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(后期资助项目)立项名单 |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作者 |
成果类型 |
学院 |
1 |
意识形态风险防控视域下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研究 ——以湖北六所省属高校为例 |
张怀英 |
著作 |
马克思主义学院 |
2 |
资源型城市矿业绿色发展的机理、评价与路径研究——兼论对湖北绿色崛起的启示 |
李川 |
著作 |
经济与管理学院 |
3 |
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|
张雪芳 |
著作 |
经济与管理学院 |
4 |
《尔雅义疏》批校整理集成 |
刘会龙 |
著作 |
师范学院 |
5 |
技兴荆楚背景下湖北技能人才创造力研究:职场地位视角 |
陈群 |
著作 |
经济与管理学院 |
6 |
技术寻求型跨国投资对母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:基于战略三角框架的视角 |
李京晶 |
著作 |
经济与管理学院 |
7 |
先秦两汉“形法”研究 |
王静 |
著作 |
师范学院 |
8 |
现代汉语时间间隔义词研究 |
田蜜 |
著作 |
师范学院 |
9 |
提升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基层之效果研究——基于湖北省16个城乡社区的考察 |
吴凤庭 |
“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建设”专项 |
马克思主义学院 |
科研处今年启动了有组织科研工作,一方面,通过举办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、校学术年会等系列学术活动,进一步拓展科研思维,营造浓厚科研氛围。另一方面,强化了对项目培育、遴选、申报、管理的全过程服务,改善科技服务质量,提升科技管理效能。各学院也积极探索适合各自特点的有组织科研活动,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。
经济与管理学院探索将人才和科研等要素融合的方式,将科研培育的关口前移至人才引进阶段,对博士的引进开始进行严格把关,确保引进的博士具备相应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;进校后,明确团队成员的责任和义务,同时提供政策支持;创造各种条件持续提升团队成员的技能和知识,鼓励互相支持和协作,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。
师范学院探索了“聚类群分”的科研组织方式,分类引导教师规划科研方向,多次邀请学术大咖,助推博士教授“大步走”,注重加强团队建设,带领青年教师“快步走”,实行分类别、分方向、分领域地建设模式,加强融通、彰显交叉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研育人,实现高质量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结对互助,“一对一”对教师进行标志性科研项目申报辅导和交流,增强教师的信心,解疑释惑;每两周开展一次“读书会” 或者“小马过河”、“青年博士学术报告会”, 积极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;倡导“沉潜读书”的方法,鼓励教师沉下心做长期研究。(通讯员:熊亚洲、朱磊、谢晨、石璋铭)